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医药卫生正文

国务院700亿投资加热中国抗艾市场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4-14 浏览次数:96
  3月1日,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“十二五”行动计划》。根据该计划,我国将在今后几年投入700亿元用于防治艾滋病。同时决定免征国产抗艾滋病药品的增值税,实行定点生产,并纳入国家药品储备计划。由此可见,艾滋病药物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。

  行动计划要求,到2015年底,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将得到基本遏制,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%,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%,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。

  研发纳入国家战略

  虽然抗艾药物属于小众用药,但很多国内企业都十分看好抗艾滋病药物发展空间。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,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毒,310万人死亡。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快速蔓延,促使抗艾滋病毒药物市场产销两旺,艾滋病药物的年销量增长率约在13%~15%左右。

  目前,国内已拿到抗艾药生产批文的企业多达几十家,投入生产的也已超过10家。不过,国产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严重,副作用较大等老问题,因此,开展新产品研发迫在眉睫。

  根据“十二五”防治艾滋病的目标和要求来看,到2015年,需要接受治疗的人数应该在24万左右,如果与世界治疗水平持平的话,每人的年治疗费用约为200美元,中国的抗艾药物生产企业将获得多达5000万美元的市场空间。

  据记者了解,抗艾药物耐药率的提升,加大了临床和研发的压力和难度。同时,一些地区和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,政策落实不到位,防治措施覆盖面不足;现有的防治技术、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需求,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,基层基础工作有待加强。

  为了提升治疗手段,国务院将把艾滋病纳入国家科研战略之中,通过“产、学、研”机制推动新药的研发。

  “十二五”期间,卫生、科技、药品监管、中医药等部门将尽快落实“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”和“重大新药创制”国家重大专项的“十二五”实施方案,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科技支撑。

  目前艾滋病还没有可以治愈的特效药,为丰富治疗手段,国务院进一步要求,卫生、中医药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,探索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,扩大中医药治疗的规模,提高治疗质量。

  此外,卫生部门还将加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,强化治疗药物、检测试剂和预防药剂及用品的应用研究,加强耐药监测、早期诊断、新发感染识别检测、快速诊断、防治效果评估、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艾滋病综合防治相关的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研究,着重解决防治策略、干预措施等关键问题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。

  开通“绿色通道”

  为了使企业研发的最新药物尽快得到应用,国务院将进一步完善艾滋病治疗药品的供应保障体系,健全药物采购、配送、支付和储备等制度,为抗艾药开辟“绿色通道”。

  根据计划,发改委、财政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、工信部、药品监管、卫生等部门将根据艾滋病治疗需要,结合财政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,适时将抗机会性感染的必需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,并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。

  而针对国外抗艾新药难以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,国务院也给予了关注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发改委、财政、海关、税务等部门将继续对进口和国产的抗艾药实行税收优惠。

  为了降低患者的负担,商务、工信部、知识产权、卫生等部门对用量大、价格高的进口专利药品,将探索国内企业许可生产的可行性,最大限度降低药品成本。

  从事抗艾药研发生产的企业也将获得发改委、药品监管、工业和信息化、卫生等部门的支持。艾滋病治疗领域药品在研发、生产和审批方面将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。

  并且,抗艾药物生产企业有望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。在政府采购方面,工信、卫生、财政等部门将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和需要,调整储备药物品种、数量,做好新药技术储备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